陆道民的艺术之路始于十六岁那年拜师刘文西的机缘。刘文西先生那细腻入微的笔触、自然淳朴又不失大气的画风,为年轻的陆道民奠定了坚实的艺术根基。而油画教授钟晓京的指导,则让他在色彩运用和光影处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。陆道民的油画作品,尤其是他笔下的鱼,灵动飘逸,仿佛能跃出画布,游入观者的心田。这种对物象本质的把握能力,正是他后来手掌画艺术得以突破的关键所在。 在安徽砀山这片被黄河故道滋养的土地上,书画艺术如同春日的梨花,绽放出独特的文化芬芳。在这片“中国书画之乡”的沃土上,一位艺术家以他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了绘画的边界——他就是被誉为“皖北手掌画第一人”的陆道民。当大多数人还在用画笔描绘世界时,陆道民已经将自己的手掌化作最灵动的创作工具,在画布上挥洒出一片别样的艺术天地。 手掌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诞生,绝非偶然。它源自陆道民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与突破。在景德镇拜一级美术大师范智为师期间,陆道民领悟到达摩祖师“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”的禅意,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超越传统绘画工具的局限,寻找更直接、更本质的表达方式。手掌,这一人类最原始的工具,成为了他艺术探索的新载体。陆道民的手掌画不是简单的技巧炫耀,而是将油画技法与手掌纹理完美融合的艺术创新。他利用手掌不同部位的温度、力度和纹理,创造出层次丰富、质感独特的画面效果。 陆道民的油画功底为他的手掌画提供了深厚的技术支撑。油画颜料的厚重质感与手掌的直接接触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,掌纹成为最自然的笔触,体温赋予颜料特殊的流动性。在《荷塘月色》这一代表作中,他用掌心晕染出荷叶的宽厚,用指腹勾勒出荷茎的挺拔,用指甲刻画出水波的细腻。这种创作方式既保留了油画的厚重感,又增添了难以复制的生动气韵。香港获奖作品《黄河颂》更是以气势磅礴的手掌笔触,再现了母亲河的雄浑壮阔,掌力所至,仿佛能听见黄河的咆哮。 陆道民的手掌画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,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形式创新,达到了“技进乎道”的境界。他的手掌不仅是绘画工具,更是心灵的延伸。每一幅手掌画都是一次全身心的投入,是艺术家生命能量的直接传递。这种创作方式暗合了中国传统美学中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,也呼应了西方表现主义艺术对直接情感表达的追求。陆道民将东西方艺术精髓融会贯通,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现代气息的艺术语言。 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,陆道民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。他赴西安、北京、天津、秦皇岛等地求学问道,在清华、中央美院等高校深造,得到张国兴、张乃成等名家的指点。这些经历不断拓宽他的艺术视野,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。作为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研究院院士、安徽省皖北书画院副院长,陆道民始终保持着艺术家的赤子之心,以豁达大度的胸怀对待艺术与人生。 陆道民的手掌画艺术启示我们:真正的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,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基础上的超越;艺术的高境界不在于工具的精巧,而在于心灵的真诚。在这个数字化、虚拟化日益盛行的时代,陆道民用手掌直接触碰画布的创作方式,恰似一剂良方,唤醒了我们对真实触感、对直接体验的珍视。 站在黄河故道的土地上,陆道民以掌为笔,描绘着这片热土的灵魂。他的手掌画不仅是皖北艺术的瑰宝,更是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生动例证。在这位艺术家身上,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,看到了地域特色与普遍价值的和谐统一。陆道民用他的手掌告诉我们:艺术可以如此亲近,又如此深邃;可以如此质朴,又如此丰富。掌上乾坤大,画里日月长,这正是陆道民手掌画艺术最动人的魅力所在。 愿陆道民在艺术的道路上百尺高杆,前程无限! |
杨淑玲,女,辽宁义县人。现为职业画家。聚焦20...
邱艳,字培华,河南信阳人,定居北京。现任...
李小(晓)光,号坚白相盈,署...
吴殿堂,男,1953 年,11 月 22 日生,民族,汉,...
陆道民的艺术之路始于十六岁那年拜师刘文西...
苗书杰,祖籍,河南许昌人,中共党员,国家一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