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

帖子

进之与退之_《论语》

国学网 2025-04-21 08:06:56 论语

进之与退之

    子曰: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

注释

    退:做事退缩。兼人:胜过人,一人能顶两人。

译解

    孔子说:冉求做事总是退缩不前,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做;仲由的勇气超过常人,胆大好胜,所以我要让他退一退。

    教诲学生,要按照学生各人的不同性格特点,因人而异,采取不同的方法。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闪亮点。

因材施教

    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,他的很多教育方法是值得肯定的。比如,他主张,对受教育的人要一律平等看待,一样要求,不能有偏向;还主张学习要经常复习旧的,掌握新的。

    有一次,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,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。这时候,子路匆匆走进来,大声向老师讨教说:

    先生,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,可以立刻去做吗?

    孔子看了子路一眼,慢条斯理地说:

    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?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?

    子路刚刚退出去,另一个学生冉有又悄悄走到孔子面前,恭敬地问:[来源:Z#xx#k.Com]

    先生,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,就应该立即去实行喝?

    对,应该立刻去实行。

    冉有走后,公西华奇怪地问孔子:

    先生,刚才子路和冉有问的是同一个问题,您的回答为什么完全相反呢?

    孔子笑了笑,说:

    冉有性情谦恭,办事犹豫不决,因此我鼓励他临事果断,敢作敢为。子路为人逞强好胜,办事不够周全,所以我就让他遇事多听听别人的意见,三思而后行。

    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,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,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,培养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,这叫作因材施教。孔子就特别主张因材施教。

拓展

    一天,一个叫孺悲的人去拜访孔子。可是,一向待人温和的孔子却拒不见客,还吩咐守门人:你就说我病了,见不了他。

    守门人走到大门口,对孺悲说:先生今天身体不大好,没法见客人,你改天再来吧。

    孺悲刚想说话,就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从屋里传出来。他听得出来,这是孔子在演奏。

    守门人不知道孔子这样做是什么用意,神情有些尴尬,可是孺悲心里却明白这是怎么回事。孔子这样做是要让孺悲知道,自己不但在家,而且没有病,但就是不想见他!

    为什么孔子拒绝见孺悲呢?原来孺悲曾经跟孔子学过礼,可是他后来做了坏事。孔子故意趁这个机会教训他。这样的教训方式,让人忍俊不禁。这或许就是孔子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一类方法吧。

    果然,有了这次教训,孺悲悟得道理,痛改前非,再也不做坏事了。

声明: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,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,谢谢!
国学网传递国学资讯,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、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服务,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国学网。
关于我们
公司介绍
发展历程
联系我们
本站站务
服务协议
本站义务
友情链接
业务合作
广告服务
商家入驻
我要投稿

手机APP

官方微博

官方微信

三己(山东)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5145619号-1| 客服邮箱:3131816650@qq.com
QQ|Powered by © 2001-2025 Guoxueweb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