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

帖子

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-三字经-幼而学,壮而行

国学网 2025-04-18 09:50:43 三字经

幼而学,壮而行。

上致君,下泽民。

扬名声,显父母。

光于前,裕于后。

字词注释  壮:壮年,一般指三四十岁的年纪。泽:恩惠,施恩。

原文大意  小时候努力学习,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,替国家效力,为人民造福。使自己美名远播,让父母感到荣耀,给祖先增添光彩,也给后代留下好的榜样。

经典故事

匡衡借光读书

    西汉时期,有个农家孩子叫匡衡。他非常喜欢读书,可是家里太穷了,没钱给他买书,他只好到处向别人借书。那时候,书是非常贵重的,一般人不肯轻易外借。匡衡经常借不到书,一旦借到,他都会抓紧时间看完还回去,期望着下次还能再借。

    匡衡白天必须干许多活,挣钱糊口。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,他才能挤出一点时间看书。这样,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看了很久,他还没看完。

    匡衡很着急,觉得白天这点时间用来看书根本不够,他想:晚上不用干活,可以多用一些时间看书。可是,匡衡买不起点灯的油,家里一片漆黑,怎样看书呢?他只能躺在床上背诵白天看过的书。

    有一天晚上,匡衡正在背书,突然看到对面墙壁上透出一屡微弱的亮光。他猛地跳起来,快步走到墙边一看,原来那是邻居家的灯光从墙壁的缝隙里透了过来。

    匡衡灵机一动,想到了一个办法:他找来一把小刀,小心翼翼地把那条缝隙一点点凿开。这样,透过来的灯光变亮了一些。他赶紧拿起书本,凑到那灯光下专心致志地看起来。

    从此,匡衡每天晚上都这样读书。经过多年刻苦学习,匡衡博览群书,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大学问家。

声明: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,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,谢谢!
国学网传递国学资讯,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、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服务,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国学网。
关于我们
公司介绍
发展历程
联系我们
本站站务
服务协议
本站义务
友情链接
业务合作
广告服务
商家入驻
我要投稿

手机APP

官方微博

官方微信

三己(山东)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5145619号-1| 客服邮箱:3131816650@qq.com
QQ|Powered by © 2001-2025 Guoxueweb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