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辙东,王纲坠。 呈干戈,尚游说。 始春秋,终战国。 五霸强,七雄出。 字词注释 辙东:公元前770年,周平王东迁洛邑,史称东周。王纲:王朝的统治制度。呈:通“逞”,炫耀。干戈:比喻军事或武力。五霸:齐桓公、晋文公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。七雄:指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七国。 原文大意 周朝东迁国都后,王朝的统治开始衰落。各诸侯国不再听周王的命令,互相抗争,而谋士们也开始奔走游说。东周从春秋开始到战国结束,春秋时代先后有五个诸侯称霸,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个诸侯国争雄的局面。 经典故事 羊皮换名臣 虞国有个大夫叫百里奚。因为虞国被灭,他成了楚国的俘虏。 秦穆公知道百里奚很有才干,希望他能为秦国做事。可是,如果直接向楚国要人,楚王一定不肯给。于是,秦穆公让人四处造谣,说百里奚是从秦国逃走的奴隶,没什么本事;接着派人向楚国提出用五张羊皮换百里奚。楚王爽快地答应了。 百里奚一到秦国,秦穆公就任命他为宰相。百里奚果然才能出众,把秦国治理得国富民强,为后来秦国的强大奠定了牢固的基础。 |